前言:
根据德新社6月20日的报道,伊朗当天发生了一次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指出,这次震中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以北约150公里的塞姆南省,震级为5.1级,震源深度大约为10公里。对于伊朗来说,尤其在以色列空袭加剧的背景下,突如其来的地震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然而,伊朗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顶住各方压力,稳住局势,确保自己在这场消耗战中占据主动地位。
同日,阿拉伯国家外长紧急召开会议,地点设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主要讨论以色列对伊朗的空袭问题。与此同时,欧洲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欧盟高层也与伊朗外长进行了紧急会谈,重点关注伊核协议和停火事宜。根据央视总台记者的消息,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预计将于6月23日赴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会晤。可以说,外交斡旋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因为以色列已经无法继续进行有效打击,而伊朗则不愿意陷入一场持久的战争。以色列的无人机连续被击落,弹药也开始告急,面对伊朗日益强烈的反击,已经无法有效进行空袭。由于精确打击能力的衰减,以色列的打击方式从原本的“外科手术”式精准打击,转变为“钝刀割肉”的低效攻击。以色列的核心问题是精确弹药的严重不足,再加上战机的连续作战已经导致疲劳,空袭效果大幅下滑。根据公开的情报分析,虽然以色列仍对伊朗的核设施和导弹基地进行了空袭,但效果已经大为减弱,甚至需要依赖美国军队的援助。
展开剩余76%美国雷神公司提供的数据表明,以色列现役的“地狱火”导弹(AGM-114)库存量已从战争前的3000枚下降至不足500枚。即使美国秘密向以色列运送了300枚补充弹药,按当前每日日均消耗80枚的速度计算,也仅能维持不到两周的使用。为了节省精确弹药,以色列已开始大规模使用非制导炸弹。在6月18日对伊朗伊斯法罕导弹工厂的轰炸中,投下的50枚非制导炸弹仅造成轻微损毁,暴露了以色列炸弹攻击能力下降的明显弱点。
这种能力下降的结果是,以色列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弹药不足→打击效果减弱→无法有效压制伊朗导弹发射→遭受更多反击→加速弹药消耗”。如果以色列无法迅速突破这一恶性循环,未来将很可能在对峙中处于被动地位。此外,以色列战机每次从基地出发进行轰炸时,需飞行约3000公里,并且依赖空中加油。在经历了一周多的持续轰炸后,战机的作战能力也已经达到了极限。
除了轰炸能力下降外,以色列的防空能力也出现了显著的衰退。在面对伊朗持续的导弹攻击时,以色列显得束手无策。曾被誉为“中东最坚固防空网”的以色列,如今在面对伊朗的饱和式“无人机 导弹”攻势时,其防空体系的拦截率从理论上的85%大幅下降至实际作战中的30%。例如,6月19日伊朗对特拉维夫的导弹攻击中,共发射了25枚导弹,其中仅有7枚被拦截,导致证券交易所大楼和索罗卡医疗中心直接遭到重创,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普京与中国通话1小时,商讨伊朗问题,俄态度发生重大转变
6月19日下午,中俄两国元首进行了为时一小时的通话,重点讨论了当前的中东局势。通话后,俄罗斯在处理伊朗问题上的立场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如果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遭遇暗杀,俄罗斯将作出“极其负面的反应”。佩斯科夫还强调,伊朗政权的更替是不可接受的,若发生此类事件,势必会引发潘多拉魔盒般的后果。
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伊朗问题的态度也经历了戏剧性的反转。此前,他曾公开表示“不会讨论哈梅内伊遭遇刺杀的可能性”,但在与中国的通话后,普京的立场发生了180度大转弯,明确下令“绝不允许通过武力改变伊朗政权”。这种急剧变化的背后,反映了俄罗斯对中东战略利益的重新评估。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卢金分析认为:“普京已经意识到,放弃伊朗意味着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将遭遇崩溃,这对莫斯科来说无疑是无法承受的地缘政治灾难。”
不仅是俄罗斯,包括以色列的盟友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明确指出,不能接受刺杀哈梅内伊,不能接受通过武力更迭伊朗政权。而伊拉克方面也做出了强硬表态,指出如果哈梅内伊被刺杀,整个中东将陷入一片动荡。俄罗斯更担心的是,伊朗政权更迭可能导致伊朗核技术外流,进而扩散到极端组织手中。普京在安全会议中也明确将“防止伊朗核失控”作为俄罗斯的最高优先事项。
伊朗导弹的“镜像效应”让美国警觉,深刻认识到不可能赢得与解放军的战争
伊朗的导弹攻势不仅让以色列感到压力山大,也让美国政府意识到,一旦与解放军爆发冲突,美国的防御体系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五角大楼内部的评估报告指出,伊朗相对落后的导弹技术已经使以色列的防空系统濒临崩溃,而中国更为先进的高超音速武器和饱和打击能力,将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防御体系构成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
伊朗导弹的“镜像效应”向美国揭示了防御体系的致命弱点。美国军方意识到,如果以色列面对伊朗的导弹攻击束手无策,那么美军对中国的防御同样将无法应对。以关岛基地为例,防御一次假设性导弹攻击,可能就需要耗费300亿美元,远超美军的全年防御预算。
五角大楼的兵棋推演得出结论:如果伊朗相对落后的导弹能够瘫痪以色列的防御系统,那么解放军更为先进且密集的导弹攻击,将轻易突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防御屏障。中国的战斗机生产能力是美国的三倍,每年生产2.5艘7000吨级以上的驱逐舰,速度也远超美国。同样,中国的导弹生产能力更是令人震惊——伊朗每年生产200到300枚导弹,而中国则可生产超过2000枚。
中国在六代机、隐身无人机、电磁弹射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使美国认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全面领先。中国的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射程4000公里)已能有效威胁美国的航母,迫使美军调整其“分布式作战”战略。美国看着以色列在攻防两端同时陷入困境,深刻意识到同时赢得两场战争的设想已经不再现实。
发布于:天津市论坛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