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机器人龙头宇树科技冲刺IPO,间接参股公司与产业链合作伙伴迎来价值重估,资本市场掀起机器人概念投资热潮。
2025年9月2日,宇树科技通过官方渠道宣布,预计在10月至12月向证券交易所提交IPO申请文件。这家估值已超120亿元的机器人独角兽企业正式迈向资本市场,引发了投资者对其间接参股公司和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广泛关注。
作为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占有率近70% 的行业领导者,宇树科技的上市进程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更将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注入资本信心。
01 宇树科技IPO最新进展与市场意义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8月,是国内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领军企业。公司凭借全栈自研技术(高扭矩关节电机、动态平衡算法)和快速商业化能力,预计2025年营收将实现显著增长。
根据公开信息,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兴兴直接持股23.82%,并通过上海宇翼合伙企业间接控制10.94%股权,合计持股34.76%。外部股东中,美团持股8.25%为最大机构投资者,红杉中国持股7.13%紧随其后。2025年6月,宇树完成C轮融资,腾讯、阿里、吉利等产业资本入局,融资金额近7亿元,估值攀升至120亿至150亿元区间。
从业务构成来看,2024年宇树科技的产品收入结构中,四足机器人占比65%(80%用于科研教育,20%用于工业巡检),人形机器人占比30%(全部聚焦科研教育),组件产品占5%。公司出海业务占比约50%,显示出较强的国际化能力。
02 间接参股公司全面梳理
根据公开信息梳理,A股市场中有多家上市公司通过间接途径参股宇树科技,这些企业有望直接受益于宇树科技的IPO进程。
金发科技(600143)通过金石成长股权投资(杭州)合伙企业间接持股宇树科技,间接持股比例达到0.4575%,是已知间接持股比例较高的A股公司之一。公司不仅是投资者,同时也是宇树科技机器人外壳、结构件的核心材料供应商,2024年向宇树供应的轻量化复合材料占其机器人业务营收的12%。
首开股份(600376)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首开盈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持有金石成长股权投资(杭州)合伙企业18.29%的股权,而金石成长是宇树科技的第六大股东,持有其4.62%的股权 。经股权穿透计算,首开股份间接持有宇树科技约0.85%的股份,这一比例在A股上市公司中为最高 。首开股份为北京国资委控股企业,其投资宇树科技属于财务投资,未涉及业务层面的深度协同 。
卧龙电驱(600580)同样通过金石成长基金间接持股宇树科技,持股比例为0.1525%。公司是宇树机器人关节模组的伺服电机核心供应商,2024年供货量占宇树采购量的35%。其新一代电机产品已通过宇树G1人形机器人测试,2025年订单量预计突破10万台。
中科创达(300496)通过深圳安创基金间接持股宇树科技,持股比例为0.126%。公司为宇树机器人提供智能操作系统解决方案,2024年合作开发的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已实现量产应用。
全志科技(300458)也通过深圳安创基金间接持股宇树科技,持股比例同样为0.126%。作为芯片设计企业,全志科技与宇树科技在技术层面存在协同效应。
景兴纸业(002067)通过容腾基金间接持股宇树科技,持股比例为0.03608%。虽然持股比例不高,但作为概念股之一,市场关注度较高。
中际旭创(300308)通过容腾基金间接持股宇树科技,持股比例为0.03573%。公司是光模块领域的领先企业,与宇树科技的业务协同性有待进一步挖掘。
朗科智能(300543)通过江苏疌泉红土基金间接持股宇树科技,持股比例为0.0458%。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控制器解决方案,与机器人产业存在一定关联。
大众公用(600635)通过深创投间接持股宇树科技,持股比例为0.03856%。公司主要从事公用事业业务,对宇树科技的投资更多是财务性质。
雪龙集团(603949)通过深创投间接持股宇树科技,持股比例为0.02804%。公司是国内商用车冷却风扇总成行业的领导者,与机器人产业直接关联不大。
荣晟环保(603165)通过容腾基金间接持股宇树科技,持股比例为0.0238%。公司主营业务为环保包装,对宇树科技的投资属于财务投资。
深信服(300454)通过琥珀安云基金持股宇树科技,持股比例为0.6279%,是公开信息中间接持股比例较高的A股公司。公司主要从事网络安全业务,与宇树科技存在技术合作空间。
03 产业链合作企业分析
除了间接参股公司外,还有多家A股公司与宇树科技存在业务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也有望受益于宇树科技的上市进程。
长盛轴承(300718)是宇树机器人关节轴承核心供应商,2024年供应关节轴承超50万套,占宇树采购量的60%。其自研的高负载关节轴承寿命较进口产品提升3倍,2025年将独家供应宇树新一代人形机器人H2。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订单同比激增300%,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升至35%。
中大力德(002896)是宇树科技行星减速器核心供应商,占宇树采购量的63%。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22%,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跃升至60%。
奥比中光(688322)为宇树提供3D视觉传感器,占宇树采购量的72%。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5.6%,净利润扭亏为盈。
凌云光(688400)与宇树科技联合开发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基于自研动捕系统FZMotion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研发训练。2024年双方联合中标中移动1.24亿元基站巡检项目,宇树机器人搭载凌云光视觉系统。
汇川技术(300124)向宇树科技供应高精度伺服电机,2024年宇树采购量占其机器人伺服业务的15%。随着宇树IPO募资扩产,伺服电机采购量有望翻倍。
绿的谐波(688017)为宇树科技供应谐波减速器,2024年宇树采购量占其协作机器人业务的20%。公司为宇树定制的轻量化减速器已应用于G1人形机器人,成本降低25%。
盛通股份(002599)与宇树联合开发四足机器人教育课程,2024年推出的“Unitree Go1教育套装”已进入全国500所中小学,2025年计划拓展至海外市场。
04 概念股市场表现分析
2025年9月3日,尽管A股市场整体呈现分化格局,机器人概念板块却逆势走强,成为市场亮点。宇树科技概念板块(代码:02GN2360)当日上涨0.63%,主力资金净流入2.13亿元,换手率达8.59%,成交金额32.89亿元。
具体个股方面,景兴纸业(002067)今日涨停,涨幅10.00%。公司通过容腾基金间接持股宇树科技,虽然持股比例不高,但作为概念股受到资金追捧。
卧龙电驱(600580)大涨8.25%。公司兼具间接持股和供应链双重受益逻辑,受到资金青睐。公司表示,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关节模组方面的合作,在人形机器人方面的业务合作还包括场景应用开发及推广,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煤矿、应急救援、医疗康养等多个领域。
金发科技(600143)今日跟涨。公司间接持股宇树科技并为供应商,双重受益逻辑得到市场认可。
从杠杆资金来看,截至7月17日,与去年年末相比,获融资客加仓的有中际旭创、金发科技、卧龙电驱等公司。其中,中际旭创获融资客加仓幅度接近36%。中际旭创与金发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均有望同比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同属宇树科技概念板块,但不同个股表现分化明显。科大讯飞(002230)下跌4.31%,深信服(300454)下跌8.06%,反映出市场对概念股的筛选更加精细化,更加注重实质性的业务关联和受益程度。
05 投资机遇与风险提示
宇树科技IPO带来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但也需要注意潜在风险。
从投资机遇来看,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如长盛轴承、中大力德、奥比中光等公司技术壁垒高,与宇树科技合作关系深厚,受益确定性较强。间接参股公司如金发科技、卧龙电驱等兼具股权增值和业务协同双重受益逻辑。技术合作企业如凌云光、科大讯飞等在长期生态建设中占据有利位置。
然而,投资者也需要警惕相关风险:估值透支风险目前一级市场估值已达120亿元,按2024年净利润7000万元计算,市盈率已超170倍。IPO后若市值突破千亿,将显著透支未来增长空间。商业化进程不确定性产品被指像“大型遥控玩具”,二手价格及租赁价格下跌,人形机器人“价格亲民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技术迭代风险全球机器人技术迭代加速,特斯拉擎天柱不断升级,波士顿动力Atlas展示新技能,国内智元机器人等竞争对手紧追。
供应链风险虽然宇树采用90%核心零部件自研,但芯片等关键部件仍依赖外部供应。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影响供应链稳定。市场波动风险2025年初至今,机器人板块最大回撤超过40%,高弹性对应高波动。投资者需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仓位。
06 投资策略建议
基于当前市场情况,对宇树科技概念股投资提出以下建议:
关注核心受益标的:优先选择与宇树科技有深度业务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如长盛轴承(关节轴承核心供应商)、中大力德(减速器核心供应商)、奥比中光(视觉传感器供应商)等,这些公司订单确定性较强,业绩弹性较大。
把握间接参股公司:重点关注兼具持股和业务协同的双重受益逻辑公司,如金发科技(间接持股0.4575%+材料供应商)、卧龙电驱(间接持股0.1525%+电机供应商),这些公司有望享受股权增值和业务增长的双重红利。
注意风险控制:概念炒作往往由消息和情绪驱动,一旦IPO进程不及预期或市场情绪转变,股价可能大幅回调。投资者需警惕纯概念炒作、缺乏实质业务关联的公司。
结合基本面分析:长期来看,这些公司自身的经营业绩和行业发展才是股价的基石。宇树科技概念更多是短期题材刺激,投资者应该关注那些真正具备技术实力和成长性的企业。
宇树科技IPO不仅是一家企业的上市之旅,更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随着宇树科技在四季度正式提交上市申请,资本市场或将迎来一场机器人产业的价值重估。
投资者在追逐热点的同时,更应该关注那些真正具备技术实力和成长性的企业,而非单纯的概念炒作。明日市场,且看这些概念股能否继续逆势飞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论坛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